理论园地

根植社会 融入群众--四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14-12-10 来源: 点击数:

离开了社会实践、离开了群众生活,再好的价值观也只是空中楼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要让“三个倡导”根植社会实践、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自然生发出来的,作为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实践经验的升华。或许有些人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字面含义感触不深,但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最美人物”、“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找到对应的例子。24字的内容,就是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所以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理应成为也能够成为大家生活中的共同宝贵财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只有贴近生活的价值观,才能为百姓所接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切忌“高大全”式的宣传方式和阳春白雪式的概括方式,应通过通俗简明的宣传方式来满足通俗化学习、大众化传播的迫切需要。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心中,转化为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就要根据时代特征、行业特性、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简便易行的活动载体,把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各行各业,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其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让人民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易践行。

就个体而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说到底关键在于行动。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具体的,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三个倡导”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对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要敢于“亮剑”、敢于说“不”。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一些消极、颓废的观念有所滋长,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迷失,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老人倒地后该不该扶”的争议让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出现动摇,“以邻为壑”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感慨社会冷漠,老赖、造假等失信行为不断发生导致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接上地气”,必定会生根发芽,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