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海外名师项目《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翻译研究》

系列讲座成功举办

图文:王晓娟 初审:吕洁 复审:陈潇潇 终审:苏冬燕

2024年11月15日至16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主办的海外名师项目《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翻译研究》第二讲至第四讲在北校第三教学楼318室举行。项目主讲人为香港理工大学英文与传意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德正老师。该讲座由本项目负责人吕洁副教授主持,商英、高翻和英文学院多名教师、研究生和访问学者聆听了本系列讲座。

第二讲:多模态商务话语的互动与谋篇

本场讲座于11月15日9:00-12:00在三教318室举行。讲座开始,吕洁副教授先对冯德正老师莅临广外进行学术交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对海外名师项目和冯老师进行了介绍。 

冯教授首先对第一场讲座的内容进行了回顾,从表征意义的角度分析如何通过多模态资源实现不同意义与身份的建构,结合实例分析了多模态语篇的符号资源变化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变化,并提出商务话语分析的四个主要步骤:description, interpretation, explanation and implication。随后从互动意义的角度结合多模态广告实例分析了互动性如何在语言和视觉图像模态中得以实现,最后从组篇意义视角分析了多模态商务语篇中构图与企业身份建构之间的联系。

最后冯教授详细并专业地回答了大家的提问,吕洁副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

第三讲:多模态翻译与跨文化传播

本场讲座于11月15日15:00-18:00在三教318室举行。冯教授指出,翻译不仅是一次语言转码,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源文本中的图片、字体、排版等多模态设计,实现交际效果的有效传达。同时,列举了当代翻译研究的新转向,如翻译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转向、翻译的批评转向、翻译的话语转向、翻译的认知转向等,引发我们对当代翻译的再思考。

冯教授指出翻译是一种多模态跨文化交际活动,简要介绍了如何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作为跨文化传播的翻译活动,并以中国影视作品外译为例,提出考察多模态语篇中的非语言符号对语际转换策略影响的理论框架着眼于翻译过程中视频或图片资源对语际转换策略的影响,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最后冯教授提出多模态翻译的理论视角,如社会符号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并提出多模态翻译研究的展望。

第四讲:超文化中国话语的多模态建构与传播

本场讲座于11月16日9:00-12:00在三教318室举行。冯教授指出,用外语和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对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讲座首先介绍了超文化发展的多个形态,提出当今文化普遍具有超文化特性,包含多维度的文化融合,并从历时角度对比《角度篇》和《PRC》两部纪录片中超文化中国话语体系的两种形态,分析导致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及其对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启示。最后提出系统描述超文化中国话语多模态建构与传播的跨学科理论框架,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超文化视角下多模态中国话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本次系列讲座冯德正教授以幽默且深入浅出的方式清晰阐述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耐心且专业地回答在场听众的提问,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此项目为系列讲座,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关注后续讲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