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尧大律师来院开展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讲座
图/文:许梓熠 高梓晨 陈欣恬 初审:林童 复审:杜焕君 终审:苏冬燕
4月10日下午,商英学院在一教桃李讲堂成功举办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暨教工政治理论学习会,邀请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国际公益法律服务协会主席何君尧大律师为学院师生开展了“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与涉外法律服务”的专题讲座。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谢伟光,国际公益法律服务协会秘书长吴毅荣、行政主任潘锦洋等出席会议,商英学院领导班子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苏冬燕主持。

讲座现场
专题讲座前,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谢伟光代表学校向何君尧颁授聘书,正式聘任其担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这标志着双方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方面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

谢伟光副校长向何君尧律师颁授聘书
在专题学习会上,何君尧深入解读了两会制度,系统阐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以及每年3月召开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人大代表通过提案反映民意,政协委员则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二者共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何君尧还详细阐释了国家治理架构中的“五套班子”在党的领导下协同运作的机制。他强调:“党统筹全局,人大依法监督,政协集智献策,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国家政治安全与发展方向的统一。”

何君尧律师深入解读两会制度
在探讨香港发展与法治建设方面,何君尧指出,香港在两会中拥有固定代表席位,能够直接参与国家重大决策,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发展的重视,香港应善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整体布局,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何君尧指出,国家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积极推动大湾区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大湾区建设涵盖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为香港发展提供新机遇。他建议香港应充分利用其国际地位,配合国家发展,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在涉外法律服务发展方面,何君尧分析了当前涉外法律服务面临的挑战,强调构建涉外法治法律服务基础设施的紧迫性,并呼吁加快推进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培训工作,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以更好地维护中国公民和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何君尧律师介绍香港发展与法治建设
此外,何君尧还分享了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经历。他提到,自己曾提交涉及多个领域的提案,如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博物馆暨国际交易中心、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训等。他强调,民间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在国际机构中的影响力。其观点得到了众多师生的肯定与赞扬,学生们在讨论交流环节纷纷就讲座内容以及自身关注主题向何君尧请教,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讨论交流环节
苏冬燕在总结中强调,何律师以独特视角展现了政协委员的使命担当,勉励青年学子要勤学精进提升专业素养,未来积极为国发声、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全院师生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涉外法治领域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地。

苏冬燕书记做总结发言
本次专题学习会通过系统解读与深度研讨,既有效深化了师生对全国两会精神的理论认知,亦为法学教育研究开辟了多维思考路径。何君尧律师的精彩分享和专业见解,受到了参会师生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