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执双语之匙启味韵之门,溯典籍风华烹古今珍馐

——第二届“博物馆里读广州”暨广外“商英杯”博物馆双语讲解大赛复赛圆满举行

图片:陈敏萱、袁方洁、郑舒妮  文字:卢智敏  初审:杜焕君  终审:苏冬燕

5月8日晚19:00,由广州博物馆、国际商务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博物馆里读广州”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杯”博物馆双语讲解大赛复赛在六教报告厅拉开帷幕。广州博物馆与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再度携手,以《消失的名菜》为引,邀学子们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与语言之约。商英学院党委书记苏冬燕、党委副书记杜焕君、副院长汪谓超、副院长陈潇潇莅临比赛现场;本次大赛特邀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讲解接待中心主管连琼君、广州博物馆馆员邓颖瑜、高级翻译学院笔译系主任田璐以及我院英语教学部教授石静、国际商务系教师曾成担任评委。同时邀请广州博物馆讲解员王岚为观众呈现一场专业的现场讲解。

商英学院副院长汪谓超以“佳肴藏古韵,双语赋新声”开篇,强调赛事呼应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青年学子“守护文化遗产、传递中国文明”的实践场。他寄语选手以谦逊之心挖掘广州美食遗产,以自信之姿向世界展示岭南饮食文化精髓,让传统技艺“活起来、传下去”。

汪谓超副院长致辞

赛场上,十八位参赛选手各展所长,尽情展示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以江南百花鸡、古法脆皮糯米鸡等“消失名菜”为切入点,用3分钟英文讲述菜品历史、工艺与文化意涵,彰显出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对美食文化的深刻认知。

次轮的情景化英文讲解环节更是精彩绝伦,选手随机抽取《街边的二厘小茶馆》等广州主题,并针对旅游团、亲子家庭、中学生研学团、政务团体等不同受众,展开2分钟定制化讲解。这一环节考验选手对主题的熟悉程度,以及依据受众差异灵活调整讲解策略的能力。比赛现场,选手们凭借丰富知识储备、卓越的语言表达与灵活的应变能力,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选手精彩表现

中场时分,广州博物馆讲解员王岚带来专业讲解展示。她娓娓讲述广州美食文化变迁,从晚清粤菜发展到民国名菜,提及食物更名背后的美好寓意,以声传情,让观众仿若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文化遗产魅力。

广州博物馆讲解员王岚现场讲解

赛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讲解接待中心主管兼中英高级讲解员连琼君以“双语文化使者”定位赛事,肯定选手语言能力与临场反应,同时指出部分选手在着装与表达、讲解策略和受众适配等方面的问题。她特别强调“文化传播的使命感”,鼓励选手“以美食为切口,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岭南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张名片”。

连琼君发表点评讲话

晋级选手合影

合影

复赛虽落幕,文化涟漪未止,我们将一同期待十位选手在决赛的精彩表现。这场“双语+美食+文化”的跨界盛宴,不仅是我校学子语言技艺的较量,更是岭南饮食文化“破圈出海”的探索。广州博物馆与我院携手,以赛事为舟,载青年溯文化之源;以双语为桥,助岭南风味通世界之境。

附入围决赛名单:

陆心滢、杨紫曼、杲景愈、连熙雯、萧敏华、钟佳彤、李锦圣、罗韦唯、曾荟如、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