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商英学院开展智慧教学研讨 推动数智化课程建设

图文:郑逸心 初审:韩亚丹 复审:乐思伟 终审:苏冬燕

10月9日,在六教A406语音室,商英学院开展数智化课程建设探讨。作为十月教学质量月的重要活动,本次研讨邀请了高教社广东分社教学服务中心大客户经理郑永彬等一行三人团队为本院教师系统介绍知识图谱、数字教材、智慧课程、虚拟实训等建设技术及方法。商英学院院长胡春雨、院长助理乐思伟、各系主任及骨干教师二十余人积极参与,并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就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路径展开充分研讨。

交流会伊始,院长助理乐思伟指出,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商英学院作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核心阵地,亟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前沿技术与优质资源,推动课程建设、教材革新与实验教学升级。高教社在数智化教学资源开发与技术应用领域积累深厚,此次交流正是搭建‘校社协同’的重要桥梁,期待通过双方联动,为学院课程建设、教材革新与实验教学升级注入新动能,推动学科数智化建设从‘探索’走向‘实践’。

随后,高教社广东教学服务中心团队系统介绍知谱空间平台及知识图谱应用。从数字人精讲视频、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开发逻辑,到纸数融合、全数字两类新型教材的多模态优势,通过示范教材案例直观地展现了数智化工具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全面展示了数智化工具如何赋能教学。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院陈丽丹老师结合教学实际提问:“如《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英语谈判》等语言技能类课程,更注重实践场景的模拟与应用,这类课程如何通过知识图谱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高教社广东教学服务中心团队以国际会议场景下跨文化交际虚拟仿真实验为例,说明可将实验场景与知识图谱核心知识点绑定,既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又实现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梳理,同时补充古代汉语知识图谱的构建案例,为语言类课程数智化提供参考。此外,双方还就资源合规使用、教材动态迭代等细节深入探讨,形成多项建设性共识。

此次研讨交流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数智化教学工具的认知,更明确了学院“AI技术赋能+学科特色”的建设方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进知识图谱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中的落地应用,打造适配专业学科需求的数智化教学体系,同时加强师资数智化能力培训,推动教学模式转型升级,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筑牢根基,助力学院数智化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