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专访郭桂杭院长成为CIMA中国首批学术会员

文字:李鑫洋 摄影:谭斯方 编辑:陆萑

商英学院的“大师兄”——郭桂杭院长于本周末正式收到了CIMA中国总部颁发的学术会员证书。新闻部为此专门采访了郭院长,谈谈他对成功成为CIMA中国 6名首批学术会员之一与CIMA专业相关事宜的看法。

  

Q:您当初为什么会想要去参加CIMA资格水平的考试呢?

A:一方面是对我的一个总结与考验,另一方面我创立创新班,我得要知道这个考试是怎么回事,从学院层面来看,才能知道我的师资怎样培养,我的学生人才培养怎么去做。当时北亚区总裁对我开玩笑说:你是我们培训班行政级别最高的一个学员,很多会计学院院长都不敢来考,怕考不过没面子。我说我无所谓,我的人才培养我总要看看水有多深,只有把我放进去,真正当作考生体验一回,我才知道之后该怎样去设计,所以心态好就行了,能过最好了。

  

Q:您平时有哪些好的习惯或者经验来促使您能够取的这样的成绩吗?

A:其实并我没有刻意地去做这件事,因为它CIMA考试考查的很多方面都需要积累,CIMA审核会员要看你六个月以上的管理会计方面的经验,包括你的教学,你的研究课题、社会服务,你给哪些企业做过咨询,这些也是他要审核的一部分,所以这些你平时就要留意。

  

Q:您是怎样想到要创立CIMA方向创新班的呢?

A:我0809年和政府合作做项目时,我就觉得我国的会计改革还会深化改革,从传统的财务会计开始向管理会计转型。因为传统会计的工作在将来的大数据环境下基本上都可以利用软件来解决,然而对一个企业来说更关键的是,你有了这个数据以后,怎么做战略决策,这一方面的人才是高端的,也是急需的,他是能够进到企业的CFO甚至CEO这个位置的。我就看中的这一点,于是就提出要学校搞创新班。14年第一届双学位创新班毕业以后我们就开始思考:创新班创新点在哪里。我们学校主张与国际接轨,和国际行业资格证的考试也要接轨。CIMA不同于专注于审计会计专业的ACCA,从他的考试内容构成就可以看出他考查各方面综合能力,是能够把管理课程、人文类课程与会计课程相融合的。

我考了以后我觉得这种从业资格考试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合的,因为我们商英的学生特点很明显,就是语言能力基础好,放在国商专业里,压力不会太大。CIMA本来是可以给我们的学生减免前五门课程的,但由于担心后面的课程压力会比较大,所以我们决定还是踏实一点来做,一门一门考。如果这个班效果确实不错,学生进展也比较顺利的话,我们明年会申请把基础课程免掉,把免掉的课程空出来再嵌入一个层级进去,这样以后我们说不定可以把CIMA课程的4个层级全部嵌入到我们4年的本科教育中去。

我们人才培养计划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要避免“万金油”,要有一定的干货、硬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一个平台。不是说4年把本科培养完送出学校就完成了我们教育者的任务,而是要在这4年内想到学生后续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好了,经过一段时间,他走得更远,回过头来对母校的影响也不一样,产生口碑效应,优质生源怎么来的,就靠这个,这样的话校友发展得好,也能回报母校,形成良性循环

  

  

Q:CIMA班有什么实践向的课程吗?

A:是这样的,CIMA最大好处是他有很多资源可以提供给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比如上个月就来学校做了一个职业论坛,企业的CFOCEO在论坛上给同学们谈自己的规划和发展,将来这些资源就是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实践的一个基础。我去考试一方面也是为了去取得一个与可以相互支持的人士沟通的平台。

  

Q:之前有提到CIMA考试很看重战略决策的能力,您是怎样丰富自己战略决策方面的经验的呢?

A:这个大部分还是得益于自己的实践。从政府方面合作角度来看,0809年与财政部合作项目的时候,经常会和部里沟通这一块,所以我对这个领域的一些新动向可能了解的比较多一点;而且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各个部委都在总结改革开放的成果,研讨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当时的我受邀参与了部里的战略研讨会,这让我能够与国企大企业的CFO坐在一起探讨我们的发展战略,让我的视野拓宽了很多,能够跨过学术界看业界的一些发展势头,包括国家政策的宏观的发展方向等等。此外我以前也给会计事务所做一些培训,我也能了解他们注册会计师运作的一些情况。从宏观决策的角度来看,我从09年主持副院长到现在也差不多7年了,我在院长的位置上更多地会去思考一些35年以后的,更长远的发展。在与国外院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高校教育怎样才能抓住一些新的需求,怎么跟上国外一些新的动态,这样就使得我的思维能够不断拓宽。

  

Q:我们商英学院这边好像有这种“爱折腾”的传统是吗?

A:我们商英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承担着学校的一些委托吧,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一些改革试点,从02年的全英教学开始,我们提出全英教学的时候没人承认的,但是十几年后,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Q:您对学生4年大学生活有什么建议吗?

A:先以立德为主,立德为先,4年的时间里,你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很容易得到更新,但是做人,不是这么容易做好的。人才人才,关键还在前面那个“人”。你做好了“人”,你的“才”才能发挥它正面的影响。否则这个“才”越多,后患就越大。我作为院长也观察过很多学生,很多学生功利性都很强。新生入学时一定不要急躁,要慢慢地去沉淀你的东西,去积累一些东西。不要一进来就问“我读什么有用,读什么没用”。读书很难说什么是有用没用,只是说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就像CIMA现在的知识你觉得现在有用吗,但到时候它就会发挥用处。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入学以后能够“归零”,从零开始去积淀,规划好自己4年的学习计划,包括4年以后的职业计划。我还希望同学们拥有一种团队精神。团队的学习效益总会更高,因为很多时候思想的碰撞,包括知识点、技能的互补都是靠团队来实现的。独自思考可能更加个性化,但视野会更窄,这一点在社会工作中也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