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2014年3月26日下午,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法律英语系举办第七届模拟庭审与口译大赛初赛。本次比赛由法律英语系系主任张新红、系教师谢静、袁传有、张磊和徐优平担任评委。2011级国际经济法专业的学生分工配合、积极参与,以班级为单位完成了包括整理案件材料、编写剧本、模拟庭审和现场口译等系列比赛内容。

本次模拟庭审与口译大赛初赛采用的案件素材为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案件主要事实为被告人丹尼尔·罗伯茨(化名)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未停车救助,驾车逃逸。可供控辩双方采用、增补的证据类型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告人陈述等。参赛学生分别担任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口译员、被告人、证人和书记员等法庭角色,并在张舟老师、沈璐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给定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案情,根据自己的角色做好相应准备。

根据现场抽签结果决定赛场和对阵方。来自三个不同班级的三组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和口译员根据抽签决定对阵方,进行模拟庭审。因此,参赛同学均需要对案情十分了解,并具有极高的现场反应和辩驳能力。而这样的随机性正是法律英语系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训练同学们“像真正的法律人一样思考”,最大限度地增加真实性、对抗性和竞争性。

本次比赛分为三个赛场同时进行。第一赛场为1111班公诉人对阵1110班辩护人,审判员、口译员均来自1112班。审判长宣布庭审开始,11班公诉人迅速进入角色,询问被告人环节问题针对性极强,步步深入。举证质证环节,针对案件事实进行了一系列的举证,着力证明了被告人酒后驾车是为危险驾驶、肇事后逃逸且没有主动自首应从重处理的事实。10班公诉人沉着应战,针对公诉方举证积极组织质证,认为被告人不应该承担此次交通肇事的全部责任,被害人也存在违规驾驶的行为,应承担部分责任,恳请法院综合考虑被告人已获得被害人家属谅解,从轻处罚。最后法庭辩论环节,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环环相扣,有力地维护了被告人的利益。

     

法英1111班公诉人犀利发问

评委张新红老师认为各组同学准备充分,对庭审程序如何推进做了很多功课,现场模拟庭审推进十分顺利。三位审判员,尤其是审判长,对现场的掌控能力出色,面对公诉人提到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提问,“喝酒之后不能开车,你不知道吗?”,能够及时打断,提醒公诉人不应带有感情色彩的询问被告人,颇有现实中审判长的威严。而11班公诉人证据充分有力,细致入微,看得出做了很多的准备。辩护人根据现场组织的辩护意见论证出色,面对公诉方提出的多环证据,有理有节。同时张新红老师特别提到,三名来自1112班的口译员淡定沉着,语音语调、流利度都非常出色,现场口译可圈可点。虽有个别语法、时态错误,但整体仍体现了法英学子的扎实功底。而来自10班的林卓宗同学,“演技”出彩,真实的反映出了一个外国人作为刑事案件被告人在法庭上忐忑的心态,而时不时强调“I didn’t do it”等自我辩护,搞笑之余也增加了庭审的真实性。

    

法英1110班被告人精彩“演技”,表演到位

第二赛场由1110班公诉人对阵1112班辩护人,审判员、口译员均来自1111班。10班的公诉人在举证环节列举出多项证据,证明被告人酒后驾车并致人死亡的犯罪事实。面对12班辩护人强调被告人有自首意图时,公诉人迅速组织辩驳,敏锐指出其第二天仍约朋友外出喝酒吃饭等行为充分体现其根本无意自首,也不思悔过。审判员在法庭调查阶段频频发问,针对案件事实不清晰的地方询问了被告人。尤其抓住被告人事故后是否逃逸发问,“你在第二天向你的朋友梁大成发短信说自己做了不可挽回的错事,是不是指自己撞到了人?”,展现出法律知识积累和对案件的积极准备。

谢静老师指出,控辩双方和审判员都对程序十分了解,公诉方展现的证据也充分到位,配合物证、证人证言等,有说服力。辩护方在庭审中遇到证人因故不能到场的意外,也能迅速冷静下来,继续举证。整个庭审各环节完整,虽时间短但仍准确的把握了案件主要事实,抓住了主要争论点展开了有效地辩驳。口译员现场口译信息完整,术语掌握较好,11班桂鹏同学尤其出色。

袁传有老师认为,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出色,短短的一个小时展现了他们法律知识、英语能力、辩论技巧等多种能力,可以看出法英同学准备充分,综合素质高。遗憾的庭审时间太短,建议下一次比赛的时候能适当延长,给控辩双方更多展示的机会。同时袁老师也给各位同学提出不少建议。比如,在庭审时尽量避免带有感情倾向或是主观推定,做到关注事实,专注事实。

   

审判长在法庭调查阶段针对争议事实发问

第三赛场是由1112班公诉人对阵1111班辩护人,审判员、口译员均来自1110班。面对公诉方完整的证据链,辩护方尖锐的提出一系列问题,有力地维护了被告人的利益。辩护方更创造性地创设了交警、酒保等证人,证明被告人不是故意逃逸、事前仅少量饮酒等事实。公诉方面对辩护人“来势汹汹”的辩护,不慌不乱,指出是否故意逃逸、是否少量饮酒的事实仍然存疑,不能主观臆测。

     

辩护人积极准备

评委张磊老师点评时提出,各班同学都做了很多的努力熟悉相关法条,基本程序准确,尽管偶尔有个别小错误,但基本还是很令人满意的,因此他很期待下一次的比赛。

   

                   

           口译员准备充分、沉着镇定

法律英语系系主任张新红老师赛后表示,本次比赛尽管准备时间短,但是法英的学生还是准备积极,功底扎实,因此初赛表现出色,达到了他们的预期。美中不足的是,三个赛场普遍对抗性不够强,庭审氛围显得过于温和,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控辩双方的对抗性能够增强,这样更具可看性。而接下来的复赛、决赛,老师们将邀请高翻学院、商英学院的研究生组成研究生队,和2011级法英系本科生中的优秀选手一较高下。还将邀请广东省律师协会的律师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担任评委和选手,力图给参赛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资源。

张新红老师还提到,像模拟庭审与口译大赛这样的比赛,法英系已经举办了多年,为此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目的就是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们找到英语和法律、课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点,培养既具有英语能力有具有法律知识的涉外法律人才。据此,他希望法英的同学能更珍惜机会,珍惜竞争,通过比赛,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评委张新红老师现场点评

赛后,1111班的柴天娇同学表示,自己从这个比赛中学到了很多实用 法律知识和庭审实战技巧。“正是因为在法院实习的时候看到了公诉人在庭审中的大方表现,我才想去大胆挑战,尝试一下。也因为这个机会我才去查阅了很多法条,知道‘醉酒’和‘饮酒’驾驶有区别,知道从轻和减轻处罚的条件。这些都是我平时忽略的小细节,但事实上在庭审中非常关键。”

附:

比赛简介:模拟庭审与口译大赛是法律英语系的传统赛事,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年已经是第七届。比赛由法律英语系老师组织,往届是全体大二和大三学生参与,从本届开始仅限大三学生参加,以模拟庭审的方式,考验学生涉外法律知识、口译技巧以及现场反驳、组织证据展开辩论等能力,是对法律英语系学生结合法律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实战训练,体现了法律英语系培育综合性涉外法律人才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