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皆知,Blue Sky在商英下乡队伍中是一支“长老级别”的队伍——今年是Blue Sky成立以来下乡的第五年,而它过往曾获得过很多殊荣。是什么使这支队伍传承如此久并且获得如此多奖项?这必然和每年下乡时的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年Blue Sky队长是梁宇轩,接下来本队记者将带领大家了解他和在他带领下的Blue Sky。
关于队长
队长是一个队伍的“灵魂人物”,那么队长平日的工作都有什么呢?
第一个采访的问题就是队长的日常。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梁宇轩给出了“其实队长的工作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神秘的”的回答。队长平日的工作可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联系”“监督”和“搬水”。首先,队长是一个队伍对外沟通的桥梁,平日他要与校方做好沟通交流的工作,及时了解校方要求,并且传达给队内队员。其次,对外联系,对内监督。所谓监督,就是了解各位老师平日上课如何,并且要关注一下队员是否会与学生产生“越界”关系。最后就是“搬水”。队内24名成员共用一间办公室,而阳春地区中午气温比较高,队员们平均一天就要喝掉一桶水。为了减轻队员们的教学工作压力,每天搬水的重任,就由梁宇轩来承担。将水从指导老师办公室搬到队员们平日工作的办公室有三百米的路程,大部分都是梁宇轩在早课前搬来。队员们在了解了队长这项工作之后,不禁感慨他在队内真是当爹又当妈,既要操劳平日对外关系的工作,又要打理照顾队员的生活。队长这份工作必定是劳苦的,但在队员们心中,梁宇轩这个队长做得很称职。

队长工作照
关于队员
队长与队员们的关系,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关系也是队伍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和谐的队内关系与队内文化建设离不开干系。在问到“请问队长对今年的队内文化建设满意吗?”这个问题时,梁宇轩说“关于队内文化建设,我认为这不只是我作为队长的工作,或是文化建设负责人的工作,而是队内每人应该发自内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梁宇轩还表示,队内和谐文化不只在于出去玩乐过或在一起聚餐过,“队内关系和谐开心即是一种良好和谐的队内文化。”在梁宇轩看来,队内文化建设并不是多么大的概念,其主旨渗透在队内每日和谐而轻松的环境之中。今年Blue Sky的队内关系异常和睦,队员们平日玩笑不断,当遇到困难时,队员之间又能相互鼓励支持。他对呈现出这样精神面貌的Blue Sky很满意。
梁宇轩认真回答采访问题
关于学生
梁宇轩在学生们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他的声音沉厚稳重,他却时常用这沉厚的声音说出一些让同学们忍俊不禁的幽默语录,大部分学生都十分喜欢他的课堂。在梁宇轩的理念里,教导学生是一种原始的责任。他在下乡过程中为学生们思索未来,同时考虑到阳春一中的教学理念有些许传统,使得学生思维较为禁锢,所以他提出以激发学生兴趣来教学的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梁宇轩会在导师们上完课后跟他们聊天,提出一些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意见。而对于课外师生活动的看法,梁宇轩说:“下乡不仅仅是教学,还要给学生们带来精彩的活动。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师生感情,为学生带来更加多彩的夏令营。”“这也是在展现队伍文化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成功的举办,每个队员都能获得相应工作能力的提升。”提到师生关系,不少队员担心队长因为没有安排自己的课程而会缺乏跟学生的交流,导致寂寞侵袭,而梁宇轩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在看着导师们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时,自己是一个在背后默默关注了解的大哥哥的角色,他自己更希望看到队员们与学生能有更多的交流。
关于下乡
在梁宇轩眼中,“三下乡”是由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组成的下乡支教行为:队伍、学生和爱。队伍是整个下乡的关键,也是整个下乡过程中的发动机,没有Blue Sky这支队伍的付出就不会有下乡这个机会;学生是原始的责任,也是下乡的核心,Blue Sky在管理学生,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服务;爱则是对整个下乡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的独特情感迸发,有对队伍的爱,也有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缘分,是独木桥上自然生长的鲜花,清香扑鼻,走过后却又多属怀念”。当被问到今年下乡情况与去年下乡情况的不同时,梁宇轩调侃道:“今年下乡与上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男生减半,女生更强悍,尤其是Coco(队员翟羽佳)这样的。”
梁宇轩对本次下乡的评价是大体符合当初的期待,同时他用了“有活力”、“有纪律”、“高效”三个词来形容Blue Sky这次下乡。在采访的最后,梁宇轩引用了一位师姐对他说的话:“不去三下乡你是不会后悔的,但去了三下乡你是一定不会后悔的。”
Blue Sky在阳春一中的时间越来越少,每位队员都在默默的努力和付出。在队员们的背后,有可靠的队长为大家撑起一片蓝天。

队长梁宇轩与采访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