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团学干部的工作效率?如何掌握成熟的沟通技巧?”这两大问题构成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以下简称“商英学院”)第十二届团学干部培训大会的主线。12月12号下午三时三十分,秉着传承“温馨商英 微笑团学”的宗旨,让新一届团学干部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更好地带动干事服务商英,我院团委书记万东方特邀中文学院团委书记朱倩渝及商英学院前三届团委书记陈娓老师,于二教131室为干部们召开一场时长一个半钟的团学经验分享与培训会。
“如何提高团学工作效率?”有着七年辅导员工作经历的朱倩渝老师总结自己积累下来的团学带队经验,给出了精简分享式的四层次回答。
良好的机制是团队高效运行必不可少的要件,因此朱老师将培训的第一二层放在团学内部的沟通机制和规章制度上。第一层沟通机制,其实就是对主席团例会、部长例会、微信群交流等会谈的概括,其作用就是让团学上下层之间信息传达与交流保持通畅,确保团学任务的定时定量完成,而要让这些会谈发挥其原有意义,团学管理层们就应该加强主动信息交流的频率。而在规章制度上,朱老师则介绍了她划分的五个方面:团学内部各层次的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培养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其中,朱老师特别强调最后一项,她建议干部们应引导干事们确立起“责任是否到人”的规定,从策划到落实执行,部长们都应该通过一份明确的工作进度表框架起整个全局,细化到每个小分段中。
朱倩渝详解团学内部机制
朱老师的前两层针对的是巩固团学根基,后两层“宣传方式和干部素质培养”的培训则是为了指导干部们更好地发展团学。多方位宣传本学院是团学活动的一重大内容,而干部们应该在此想到的是除了常规性地借海报、横幅和线上等宣传方式外,还要建立起独属团学的VI系统(即视觉系统),统一的服装和显眼的logo就是很好的示范,像商英学院的2013级“商英”毕业服和“我爱商英”logo。最后一层关于干部软实力的培训上,朱老师反复强调“态度”的必要性,提醒在场部长们应时刻警醒自身,为商英团学的两百多名干事们树模范。
听完外学院的团学经验分享,台下的部长们迎来另一位“团学博导”——前任团委书记陈娓。和商英团学一起走过三个年头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Vivi姐”的她,重回团学展台,为曾经的干事们传道解惑关于沟通技巧的问题。
在陈娓看来,每一个团学人在团学中的每件事都是在沟通。她接地气地为听众们设立了几个情景模拟展示沟通不当造成的误解,上级的不明确任务指示会无形增加下级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下级对上级的不完全理解会引起工作的摩擦不适。对此,陈娓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上一年迎新晚会主题确定一事,由于沟通信息不完整,导致迎新主题是被否定掉20次后才得以确立下来。因此,避免沟通困难的出现,干部们在交流时应做到完善信息与多样化视角,学会倾听,懂得挑重点讲,让干事们做到在询问中完全理解,使全局的思路在任务交流布置前设计完成。
上任团学指导老师陈娓传授经验
讲完干部们平日团学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传达后,陈娓又着眼于另一块“棘手”沟通地带——如何批评。兼任大四辅导员的她从丰富的经验抽取出技巧精华,一点一点地为干部们剖析解说。批评应做到让被批评者全心全意理解接受,从中受益改进,故以一个真诚或赞美的对话开头为批评作序是比较理想的做法。在沟通中,陈娓提到要以商量合作的口气,不偏不倚地对事,慢慢诱导干事们在交流时意识到过失并主动改正,从部长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得到启发。到了交流尾声,他们则应拉回批评时的严肃口气,减少听众的负面心理影响,以期之后的高质高效修正执行。
团学干部认真听讲
以此次干部培训会为立足点,化两位团委书记的经验为动力起点,相信商英团学的干部们将能在之后的活动带队中以高质的工作效率和有效的沟通技巧服务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