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志愿文化节】博物馆知识竞赛—陈家祠博物馆

文字:陈月生 图片:邓琳  编辑:梁家恩 陈嘉莹

   20151212日上午,为了加深志愿者对工艺馆的认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第二届志愿者知识竞赛在陈家祠前西斋接待厅顺利地举行了。本次大赛的参赛队员来自5所高校,共有8支队伍。担任此次大赛的评委均是重量级嘉宾,其中有来自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徐奇堂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李琼英老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石浩斌副主任以及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教育推广部陈文琛老师。

第二届志愿者知识竞赛正式开始了

   在主持人的宣布下,比赛正式开始。比赛共分为文博小知识,揭秘陈家祠,解析小案例三个环节。每一个小环节都考察了志愿者们不同的能力。我校志愿者们沉着冷静,配合默契,在各环节中均发挥出色,向大家充分展现了投身志愿者事业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折服了其他志愿者们,赢得了阵阵掌声。  

第一环节,主要考察的是志愿者们对文博知识的了解程度。赛中,题目类似于“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代?”,志愿者们精神高度集中,在脑中快速搜寻答案,努力争取为队伍夺分。在这一环节,大家纷纷宣称这环节丰富了自己的文博知识。

志愿者机智有趣的回答引人发笑

第二环节的题目涉猎范围极广,有关古建筑,古代常识等,题目形式也不一样,有问答题,看图题等。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渐入比赛状态的他们少了最初的紧张感,眼中充满着对胜利的渴望。

志愿者沉着自信地回答问题

 

       第三环节是主观题,主要是想考察志愿者们的文物保护观以及表达能力。针对荧幕上所给出的案例,志愿者们在30分钟内可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三分钟的发言。经过30分钟的准备,志愿者们自信从容地,有条不紊地讲述着自己所掌握的资料。评委老师认真聆听参赛选手的回答后,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给全场人员都科普了文物保护申请工作的流程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令人受益匪浅。 

志愿者有条不紊地陈述观点

 

   三个回合结束后,不知不觉,比赛已到尾声了。随着颁奖礼结束,第二届志愿者文化知识竞赛完美落幕。此次知识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志愿者们对博物馆知识的了解,传播了文博知识,同时还帮助大家牢固地树立了文物保护意识,以及展示了博物馆志愿者们良好的精神风貌。

颁奖合影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