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典型案例·典型归纳·多维视角—基于典型案例库的模块化研究​——“商英学院二十年院庆系列讲座”(二)
时间:2021-06-18 来源: 点击数:

2021617日下午230-430,商英学院二十年院庆系列讲座于线上举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教授、翻译学博士生导师、商务英语研究博士生导师、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曾利沙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典型案例·典型归纳·多维视角——基于典型案例库的模块化研究”的讲座。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彭玲玲、张新红、康蕾、彭娜等多位老师、研究生及外校老师在线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商英学院副院长胡春雨教授主持。

胡春雨教授首先对曾利沙教授从教几十载以来为商英学院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硕博士人才表达感谢,赞扬了其对学术研究的饱满热情和坚持不懈的学术创新精神,希望曾教授本次的讲座内容能为提升师生科研与教研能力起到借鉴导引作用,为商英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前进动力。

曾利沙教授开门见山地表明,学术研究者应始终坚持以问题-解决导向作为科研与教研宗旨,运用分析与综合并举、典型归纳与演绎兼顾、融通相邻或交叉学科研究理论方法来探讨各种典型语言特征与“义-意”形态识解的难点问题,并以“以类度类,以道尽观”为指导,建构经验规则与表征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理论水平与强化综合素养、促进学科理论发展的目标。

曾利沙教授线上讲座截屏留念

曾教授在讲座过程中十分注重与老师同学们间的交流,使线上讲座效果更佳。在讲解典型案例库之时,曾教授与多年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胡春雨教授进行互动。在胡教授精要介绍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后,曾教授指出,相比较大型语料库,典型案例库旨在围绕典型问题建立语料库,以深入辨析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针对典型问题建立识解机制或认知模型,从特殊到一般,揭示认知规律,以便语言学习或研究者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真正解决外语学习与研究中所涉及的“义-意”形态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曾教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在多维研究视角及其理论方法、培养发现和解决难点与重点问题的能力、语言特征识解与规律表征的经验、-形态识解的经验模块研究、开放性经验模块化研究示例、隐喻范畴典型案例库建构的模块化研究等重要内容上都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谈及隐喻典型案例库建构的模块化研究时,曾利沙教授提出,现有的隐喻理论著作或论文中,很少涉及复杂隐喻或新奇隐喻,因而建构复杂隐喻的典型案例库于隐喻研究能拓展新的研究课题。此外,曾教授认为现有的认知语言学或修辞学或翻译学研究隐喻,普遍忽略了在语篇层次深究隐喻的象征功能,忽略了隐喻的多种“义-意”形态(如意向意义、哲理意义、命题语义情感意义等)。曾教授进而指出隐喻研究没有严格的学科边界,如并不局限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强调从联系、动态的视角观察隐喻问题。随后,曾教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分别介绍了文学文本、商务文本及政治文本中复杂隐喻“义-意”形态的识解机制,揭示了隐喻的“义-意”体验与建构规律,令人受益匪浅。

将近两个小时的线上讲座在曾教授生动激情的精彩展示中很快过去。曾教授独具创新性的学术视角与系统组织整合性的深刻洞见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热情。讲座后我院张新红老师、康蕾老师、彭娜老师等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对曾教授的讲座表达高度赞赏。康蕾老师就管理学的案例教学模式问题与曾教授进行了热烈探讨,曾教授建议老师们可通过分组案例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也鼓励老师们将案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认真备课的时间逐渐转化为科研成果。在与彭娜老师就典型语料库建设问题进行探讨时,曾教授详细分享了建库经验,提到建库以问题为导向,主要通过采集学生们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代表性疑难案例,并对其进行类型分类,之后再统一范畴并建立模块研究。博士生张梦琦提到大规模隐喻研究的操作性问题,曾教授分享了自己从事隐喻翻译研究的心得,建议从体认哲学的视角去思考隐喻等意义诠释性问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胡春雨教授最后总结,曾利沙教授提出的案例库概念能够发挥人脑优势,而语料库则以大样本语料为研究基础,借助计算机的先进计算模型来快速发现语言的型式与规律,案例库与语料库的结合有益于人机互动,以更综合全面地挖掘语言现象。胡教授高度肯定曾教授的讲座,鼓励大家在治学过程中多学习曾教授在平常处见疑、面对权威也敢于发声等创新思维,并指出曾教授创新的关键在于背后有强大的哲学、翻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理论支撑,建议大家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

讲座接近尾声时,曾教授对商英学院过去二十年的学科建设表达高度肯定,并对站在二十年新起点之际的商英学院提出了希冀与期望,祝愿学院发展更上一层楼。

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二十年院庆系列讲座之二在曾教授和老师同学们的热烈线上互动中结束。相信商英学院在曾教授的祝愿、在老师们的带领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会越办越好。大家对曾教授的前沿讲座仍意犹未尽,也十分期待院庆系列讲座的后续讲座。